人民网:以实际行动纪念第16个航天质量日 中国航天科工郑重承诺:提升质量效益,扛起“顶梁”之责
发布时间:2009-04-03
2009年3月22日,是第16个航天质量日。3月19日,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为此而召开的2009年航天质量日主题活动会议上,航天科工党组书记、总经理许达哲表示,承担着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重任的航天科工,虽然取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奖、奥运安保科技系统等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但全体员工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奉行“质量是生命,质量是责任、质量是财富”的质量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继续着力提升国防武器装备的质量效益,扛起顶梁之责,力争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许达哲在阐述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航天科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时指出,航天科工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但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同“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航天科工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高质量地完成型号研制生产任务,作为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努力提升集团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质量效益;要吃透技术、狠抓基础管理,提高武器装备研制质量;要推进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切实提高质量文化素养和质量水平,弘扬航天先进质量文化。
许达哲因长期倡导和实践航天型号“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而荣膺2007年度“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对质量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他特别强调,航天科工作为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必须要履行“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一定要扛起顶梁之责,确保研制生产的导弹武器装备先进可靠,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航天科工又好又快地发展的“重中之重”。“军工产品,质量第一”这个方针始终不能变。
“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以追求零缺陷为理念,以系统工程管理为特征,以系统预防为重点,以过程控制为方法,以用户满意为标准,是航天型号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航天质量文化、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的产品保证能力和系统优化的产品实现过程控制。
据了解,“3.22质量日”对中国航天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92年3月22日这天,中国航天制造的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紧急关机,由澳大利亚购买、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未能被送入太空。这次商业发射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给中国航天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次重大挫折给了中国航天人一次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教训,并将“3.22”定为中国航天质量日。从此,中国航天积极探索航天质量管理的新方法,不断实践提高型号可靠性的具体措施,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举扭转了不利局面,并取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的巨大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质量可靠的“航天制造”产品赢得了全民的信任。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质量素养,营造更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航天科工在当天还发布了新版《质量文化手册》。(文/孙建平)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国企党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1日16:16 )
相关报道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17096/9065658.html
(责任编辑:孙建平)
许达哲在阐述2009年及今后一段时期航天科工的质量管理工作时指出,航天科工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但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同“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航天科工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高质量地完成型号研制生产任务,作为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要努力提升集团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与质量效益;要吃透技术、狠抓基础管理,提高武器装备研制质量;要推进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切实提高质量文化素养和质量水平,弘扬航天先进质量文化。
许达哲因长期倡导和实践航天型号“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而荣膺2007年度“中国杰出质量人”称号,对质量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他特别强调,航天科工作为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必须要履行“共和国长子”的责任,一定要扛起顶梁之责,确保研制生产的导弹武器装备先进可靠,这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航天科工又好又快地发展的“重中之重”。“军工产品,质量第一”这个方针始终不能变。
“零缺陷系统工程管理”以追求零缺陷为理念,以系统工程管理为特征,以系统预防为重点,以过程控制为方法,以用户满意为标准,是航天型号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航天质量文化、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基础的产品保证能力和系统优化的产品实现过程控制。
据了解,“3.22质量日”对中国航天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1992年3月22日这天,中国航天制造的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紧急关机,由澳大利亚购买、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通信卫星未能被送入太空。这次商业发射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给中国航天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次重大挫折给了中国航天人一次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教训,并将“3.22”定为中国航天质量日。从此,中国航天积极探索航天质量管理的新方法,不断实践提高型号可靠性的具体措施,终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举扭转了不利局面,并取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的巨大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质量可靠的“航天制造”产品赢得了全民的信任。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质量素养,营造更加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航天科工在当天还发布了新版《质量文化手册》。(文/孙建平)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国企党建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01日16:16 )
相关报道链接: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17096/9065658.html
(责任编辑:孙建平)